為深入貫徹落實《司法部關于“十三五”加強殘疾人公共法律服務的意見》《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改革方案》《四川省司法廳<關于推進鄉鎮(街道)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和村(社區)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規范化建設的意見>》,全面提升殘疾人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的殘疾人維權能力和服務水平,更好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,9月28日,市殘聯與市司法局聯合舉辦了全市殘疾人法律救助暨《民法典》專題培訓班。市、區縣司法、殘聯分管領導和具體負責法律救助工作業務科(股)室負責人,全市2020年首批建成的20個殘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負責人參加了此次培訓。

市司法局黨委委員、副局長趙瑾在開班儀式上對學員提出了三點要求:要提高認識,增強殘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;要把握機會,掌握殘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維權本領;要學以致用,開創殘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維權新局面。 市殘聯理事、副縣級干部朱遜指出,“關愛殘疾人、共筑中國夢”是殘疾人工作者共同的理想,殘疾人享受法律救助是公民的權利,是各級黨委政府的責任。要用真心、愛心、責任心做好殘疾人法律救助工作,服務殘疾人“最后一公里”,努力實現“零距離”和無障礙維護保障殘疾人的合法權益,讓殘疾人對美好活充滿信心和希望。 此次培訓邀請了資深的法律專家現場授課,詳細而具體的為學員們解讀了《如何做好殘疾人權益保障》《殘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實務》《民法典》等法律知識,現場為首批建成的20個法律救助站授牌并發放了《殘疾人維權法律法規知識讀本》。學員們認識到了殘疾人法律維權救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,提高了殘疾人工作者和法律救助工作者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,紛紛表示要把自己所學知識運用到服務殘疾群眾的日常工作中,切實保障殘疾人的合法利益!



|